消费者谨防家装十一大陷阱
警示之一:合同陷阱
一、房子作为一个让人找到归属感的地方,它的室内装修设计一点也来不得马虎,室内家装设计能让房子增色不少。利用自制合同“坑人”,规定了许多对家装公司有利的霸王条款,令消费者有苦说不出。
二、在合同中玩“文字游戏”,模糊概念,减免家装公司责任,为己谋利。(如在合同中约定使用某品牌的油漆,却不约定油漆的等级,以低等级油漆谋利)
警示消费者,签订合同时,应要求家装公司使用正规的合同文本,并加盖家装公司印章。
警示之二、广告陷阱
一些家装公司常常利用广告误导消费者。有的在广告中以“×××协会会员”、“×××强企业”、“诚信单位”、“无投诉单位”等自立的荣誉,“证实”自己的实力和信誉,误导消费者上当。
警示消费者,选择装修公司不要轻信广告,不是广告做的越多,公司实力就越强,家装质量就越好。要尽可能实地考察,了解家装公司是否取得工商营业执照、行业协会颁发的认证证书、了解施工队人员的技术、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、以往的业绩等。
警示之三、预算陷阱
1、化整为零。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来报价,例如墙漆工程,分成底漆、面漆等多项,每一个小项看上去价格不高,合计却比原项目的价格高出“一大截”。
2、该报不报。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固定项目,装修时又必须增加,比如改扩门,漏掉砸墙项目,施工时就要追加砸墙费用,进而达到坐地起价的目的。
3、混淆计量,重复计算。例如计算墙面涂料面积时,将要拆除的和做其他装饰的墙面一并计算;改电项目按电线管路长度报价,实际却按管内电线的长度计价,如果管路里有三根电线,总价就翻了三倍。
还有有意乱报,大数小报,笼统报价,将预算表做得尽量合乎消费者的期望,而在实际装修中,就“生”出多个“不在报价内”的计价项目,令消费者掏钱,实际结算时多数会比预算高出50%甚至1倍以上。
警示消费者,多咨询几家家装公司,做到心中有数。
警示之四、设计陷阱
1、利用专业电脑软件反复修饰的漂亮设计图诱你上钩,而实际效果常常是相差甚远。
2、不必要的装饰耗费你钱财。一些设计单位利用消费者“家庭装潢要一步到位”的心理,在方案中加入大量多余无用的设计,以抬高装修费用。
警示消费者,在观看家装公司设计人员演示室内设计的平面图、立体图和“逼真”的效果图时,保持清醒头脑;要注意设计师介绍公司情况时是否夸大其辞,是否常讲“没问题”一类的词语,不要轻易当场拍板、付钱。
警示之五、免费陷阱
1、免收设计费。有的家装公司许诺免收设计费,但要求消费者先缴付一定数额的装修定金。当消费者不满意其设计内容另找他人时,定金是退不回来了。
2、免费监理。聘请监理是消费行为,消费者要付出一定的费用。因此,有的家装公司便借“免费请监理”诱你签约。实际的情况是,有的家装公司请的监理是自己公司的“监理”,有的是“联盟”内的监理公司,其结果是消费者不但在装修造价中已为监理费埋单了,而且也得不到什么“监理”。
警示之六:选购中的陷阱
1、一些设计人员热情帮你选购材料,或者陪买材料,消费者前脚把材料提走,后脚他就把“回扣”装在口袋中了。
2、一些设计师往往会指责消费者:“你不用×××的材料,出了问题,我们不负责任。”这样做的目的,同样是为了在这家材料销售商那里拿“回扣”。
3、热情建议消费者采用某种新材料,因价格不好对比,得以牟取暴利。
警示消费者,在选购材料时,货比三家,了解市场价格,做到心中有数;要对设计和装修人员的“热心”推荐,多留一个心眼。
警示之七:施工陷阱
为了赶工期,不按部就班施工,尤其水、电管路等隐闭工程,不安装套管、防水涂料未干透就做下一道工程,这将减少使用年限,留下跑水的隐患。
警示消费者,这段工程尽量亲自过目监督,或聘请专业监理确保家装质量。
警示之八: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
有的装饰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,采用“低开高走”的办法,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,吸引消费者签单。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,把钱涨回来。完工后,消费者发现,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。
警示之九:材料采购以次充好
在包工包料的装修中,有的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,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,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。如以一个80平方米的家居为例,3万元的工程能节省出3000多元。如买不合格的劣质水泥,可省100元至200元;买不合格的劣质瓷砖可省900元;买劣质木板能节省开支1000元;用假乳胶漆省500元左右;减少刷涂遍数,节省1000元左右等。用这些劣质建材装修的房间,自然会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。
警示之十:谎报测量面积
一些装饰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报、多报,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,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,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,以增加装修预算。
警示之十一:工费重复报价
对于包清工的装修工程,装饰公司在计算手工费时,一般按项目分别单列,比如木工按加工家具的尺寸报价,漆工按家具面积报价,看起来不贵,待到结账时却发现,手工费超支严重。